首页 >综合 > > 正文

热文:天南海北婺城人丨项卫星:匠心传承,一缕茶香越万里

2023-04-16 16:13:44 来源:婺城发布

万里归来情更暖,此心牵挂是吾乡。婺城将于2023年4月30日-5月1日召开第二届婺城发展大会,邀全国各地的婺城乡贤畅叙乡情,共绘未来。为此,婺城融媒体采访团奔赴各地,围绕“新征程 新机遇 新婺城”主题开启婺城乡贤大型采访活动。全媒体聚焦婺城乡贤敬业奉献、拼搏奋斗、爱国爱乡精神,为发展大会营造浓厚氛围,为“竞跑国际枢纽城、奋进都市核心区”吹响奋进号角。

春澎湃,茶飘香,清明节后,云南西双版纳迎来了普洱春茶采摘季。来自婺城区安地镇项村的项卫星和儿子项理博分头行动,项卫星在云南象谷茶业有限公司的各车间内,监制着一块块普洱茶饼从模具中压制成型、摆上货架,项理博则寻访勐海大小茶园,考察值得入手的“头春料子”。

流年似水,往事如茶


(资料图)

初春的西双版纳已是日光倾城、绿浸枝头,俨然“老茶农”的项理博手拈着一片厚实的普洱茶叶,指着细而白的牙蕊说,“春茶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能量储存充足,内含物质丰富,茶芽营养价值最高,是一年中加工普洱茶的上好原料。”今年是他接手父辈茶叶生意的第十年,但他与茶的缘分却远不止于此。

自项理博记事起的每个清明谷雨,家里都要采茶炒茶,炒出满屋芬芳,攒在罐子里,从年头到年尾,品尝四时不同的清苦与甘甜,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起初也不曾想到,自己兜兜转转,最终仍回到这一口炒茶锅边,并逐渐认定这将是他一生的事业。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茶香,从婺城区到祖国西南边陲经久不散、越陈越香。

中国产茶制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曾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经过五千年源远传承,如今中国茶园面积约4900万亩,茶叶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大半个中国都跃动着茶的绿意。面对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项理博感叹自己只是刚刚入门,“做茶若没有超过20年,绝不敢说自己会做茶。”在茶业耕耘了大半生的父亲项卫星对茶文化更是充满敬畏,“不敢说自己精通茶文化,只能说是个爱茶人。”

项卫星堪称婺城茶产业的老将,早在上世纪80年代,项卫星就带着家中自炒的茶拿到码头上卖,行情好时也为金华茶厂供货,“炒茶算是我的‘家传’了,老话说荒年不饿手艺人,只有认准路守住心,才能路也宽心也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项卫星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小本茶叶买卖,凭着祖辈传承的手艺,生意越做越红火,当之无愧是婺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茶商。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浩浩汤汤,空前火热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样鼓动着金华民营经济万马奔腾。

那时,婺城区罗店镇有个金华茉莉花茶厂,安徽师傅来厂里教授炒茶工艺,茶厂日日开秤收购现摘茉莉花,大批花农将茉莉鲜花挑到这里卖,附近大小茶厂也来赶集。一时间,罗店成了金华茉莉花交易市场。茉莉花价格持续飙升,进一步引导农民投入搭建大棚,以盆栽形式种植茉莉花。

作为窨香花材,金华茉莉花有其明显优势。冬日移入大棚御寒,夏季搬到阴凉处避暑,盆栽干湿度可控,花瓣质地厚,花香浓郁。经窨香处理,金华茉莉花茶香味醇厚持久。

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的金华茉莉花茶逐渐走俏,贸易量很快走到了全国前列,山东德州甚至出现了金华茉莉花茶市场。项卫星敏锐发觉其中的巨大商机,于是他在金华东湄(现金东多湖)开设茶厂,每年四五月开始制茶,九月底收工。为寻找优质稳定的茉莉花原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项卫星辗转奔波福建福州、广西贵港和横州等地,尔后一路北上闯入广阔的北方市场,十几吨茉莉花茶刚运到山东茶市场,不到中午就能卖完。“相对南方而言,北方水的矿物质成分高,口感比较‘硬’,所以芳香清甜的茉莉花茶非常适合北方市场。”项卫星说。

2000年,项卫星和金华茶商们以物美价廉的金华茉莉花茶在北方茶市场站稳脚跟,但他的视野并不局限于量大价低的平价茶市场,通过首都北京这一国际中心,项卫星以小众茶为切口成功对接上了港澳客商,以一年400担高端茶的稳定销量打开了高端茶销售渠道,自此做靓了多梯级、全品类、高效益的茉莉花经济。

甘苦浮沉,人生如茶

在那个一日千里、万象更新的奋斗年代,以项卫星为典型缩影的浙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最终收获了万紫千红一片春,所谓“源于民营经济、源于市场经济、源于群众摆脱贫困的永不放弃的奋斗”的浙商“四千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2004年的一次意外,使正值事业高峰期的项卫星跌入谷底,一场脊椎囊肿摘除手术,让他从此失去了双腿。此后三年多的缄默里,项卫星将悲伤酵出了生命的力量与醇香,在2007年,他重新振作,来到西双版纳,邂逅了普洱茶,并从普洱茶事业中重新获得了与命运一搏的斗志。

2007年3月,项卫星与十余位股东一道从金华出发前往云南,彼时的云南、贵州等省多路段尚未开通高速公路,项卫星忍着病痛坐着轮椅一路颠簸,克服着身体不适艰难抵达2500多公里外的西双版纳勐海,决心在此开设茶厂。那时,普洱茶价格正盘踞高位,早已超越作为食品饮料本身的价值,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标的。但仅过半年时间,普洱茶价如雪崩般一落千丈,年初在市场上可以卖到70元每公斤的普洱茶,此时每公斤售价甚至不到6元。大起大落的涨跌实在令人胆战心惊,不少茶厂股东萌生退意,但项卫星坚定地留下来了。诚然,波涛汹涌的市场无情吞噬了不少投机取巧的赌徒和“票友”,但大潮退去,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爱茶人。

生生不息,传承如茶

项卫星远赴云南时,项理博还在读高中,如今他已完全接手了父亲的象谷茶业,从生普制饼到熟茶发酵,从原料选择到茶叶拼配,从大众茶到小众茶,从普洱自产自销到品牌代工,每个环节从零学起,光阴荏苒十余年,他对茶业也有自己的理解。

“曾经有人以‘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英国立顿’来形容中国茶业大而不强,立顿茶叶销售量最多时达到全球茶叶贸易量的四分之一,这值得中国茶产业的从业者们深思。”项理博认为,茶叶企业应该注重呵护和打造品牌,生产好经营好高端茶的同时,也应着力研发制作产品标准统一、质量稳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平价品牌茶。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国产饮料巨头纷纷推出相应的茶系列产品线,不少品牌响亮、品质卓越的茶饮获得万千消费者青睐,“象谷茶业以充足的储备、规范的生产和稳定的品控,目前是市面上很多耳熟能详的国产饮料巨头的原料供应商,我们很荣幸能为中国茶叶走入千家万户、进军国际市场尽绵薄之力。”

众所周知,去年年末金华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承载婺文化的金名片走上世界级平台,这是金华茶界的盛事。作为婺城茶商,项理博对家乡茶产业的发展也有着由衷的期盼,“打造品牌的关键之一在于珍视传统,金华两茶产业历史悠久,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产业发展愈加兴旺,最近正是婺州举岩的采摘季,我衷心祝愿这块‘人类非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茶路漫漫,举岩加油!”

如今独当一面的项理博,使项卫星肩上沉重的担子卸下不少,“我相信下一代能做得更好,他们理解互联网,理解当下的趋势,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更符合时代的呼唤,最重要的是,他们继承了老一辈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

闲暇时,项卫星常常就着轮椅,走遍一座座茶山,捉摸一道道名茶的脾气,在一道、二道、三道的普洱茶中渐渐沉淀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一如同样遭受无常考验的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所写,“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记者丨月映红 翁哲宁

摄影\视频丨胡展翔

编辑丨张晓君

审核丨汪   胜

监制丨鲁杭燕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劳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